走进蔚蓝——我与“创新一”有个约会


蓝色的海洋,蓝色的星球,蓝色的天空。蓝色,毫无疑问是我们生存环境颜色主调,然而作为一名来自内陆的赤子,虽心向往之,二十年来却始终与其无缘。终于,在2018年5月31日,我有幸乘坐创新一号科考船前往黄海、渤海进行科学考察,实现了自己多年来的夙愿——拥抱大海,走进蔚蓝!
与“创新一”合影
大海,是我们这个星球上最为神秘的组成部分,她广袤无边,她瞬息万变,温柔时她赐予晴空万里,愤怒时她卷起万丈波涛。从古至今,水手与海员都是人类中的勇士,他们有面对无尽远方与狂风怒浪的勇气,有面对危险勇往直前的精神,更重要的是拥有忍受孤寂的毅力与强大的内心。
创新一号的船长王述强是一位中年男子,多年的出海经历使他的皮肤变得黝黑,风雨的洗礼使他的容貌变得沧桑,却使他的眼神愈加深邃而坚毅;轮机长崔进武看起来敦厚老实,虽个子不高但却对船上的机电设施了如指掌,是个经验丰富的“老轨”。大副姜涛是一个强壮的汉子,而身强力壮的外表下也有着一颗细腻的心,除航行外还管理着船上食品采购和伙食安排的大小事宜,使得船上每餐都营养搭配均衡;王永大厨的好手艺,使得每天的饭菜都香气浓郁,回味无穷,这给大家在海上孤寂的日子里带来了一丝难得的慰藉。此外,船上的吕方辉老师善于言谈而风趣幽默,工作严肃认真一丝不苟,是船上必不可缺的“万金油”的角色!
船员合影
六月初的渤海湾海况相对较好,船上大多平稳,没有过多的摇晃,使得海上作业较气候恶劣的冬季容易许多,即便如此,也经历了阵风,大雾等异常天气。海上作业不比陆地,在地面上,脚下是坚实的土地,周围也有足够的作业空间,而在海面上,甲板空间狭小且随海浪摇晃,即便有再娴熟的工作技能,也是要小心三分。虽然海上作业困难,但在本航次首席科学家唐建辉老师的指导与众多经验丰富的老师的努力下,我们最终还是顺利的完成了此次任务!
作业照片
航海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学科。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船员,需要认真的学习,更需要系统的学习。在一艘船看似简单安稳的出港回港背后,是每个船员的不懈的努力,也是驾驶员掌握丰富航海知识以及各种科学仪器的共同作用。从简单的打甲板绳结到不同航行状态下信号灯的开关,从GPS导航定位到罗经、雷达配合电子海图确定方向,点点滴滴都是如此的精确而完美。她如同一门艺术,处处体现着力与美的结合;如同一门哲学,丝丝缕缕中闪烁着大自然的奥妙;然而,这注定要是一门科学,严谨而容不得丝毫马虎。
海上的日子虽孤寂平淡,但在一望无际的海洋之中也有着星星点点的美景。偶尔浮现出的岛屿如同一只浮出海面的巨大鲸鱼,巍峨而坚毅;如同一颗飘在海面上的珍珠,翡翠如玉。夜幕来临,墨色的海水逐渐将天空染成一色,视野尽头,蛋形的苍穹与海洋的交织处辉映着今日最后的余晖,氤氲之中,闪烁着一颗新生的星辰。余晖散尽,夜空布满星辰,星辉闪烁,终将凝聚成明日的朝阳。身处自然美景之中,领悟万般奥秘,所谓的精彩生活,也不外乎如此。
航行的时间悠长,悠悠地漂泊于无尽蔚蓝之上;航行的过程起伏,跃动于层层的浪花之中;航行的天气复杂,阵风与大雾交替;然而,航行终究还是短暂的,短暂到让我不舍,让我期待下次的相遇。
创新一!我们来日——再会!
作者:郭超,郝钦钦
2018年6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