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网20160917:"科学"号海洋科考船中秋返青 带回多个深海样品(图文)

2016-09-18 文章来源:

半岛网:15日早7时许,“科学”号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顺利抵达青岛薛家岛码头,历时29天航行2800海里,圆满完成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本次探究深海极端环境与生命过程的目的,科研人员也及时赶回家中,与家人团聚庆祝中秋佳节。据介绍,科研人员带回了从冲绳海槽热液区、南海冷泉区1200米至2000米深的海底,获取的海底海水、热液和冷泉喷口流体、沉积物、岩石、生物等大量样品。这些样品将对研究热液区和冷泉区两种生态系统怎样演化、生物是如何生存的,如何影响周围的海洋环境,以及对人类生存环境有没有影响等项目有重大意义。

    历时29天探索深海极端环境
  记者了解到,作为我国最先进的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之一,今年8月中旬,“科学”号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承担了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的海洋先导专项,从薛家岛码头起航,目的是进行“深海极端环境与生命过程研究”。此次“科学”号考察任务分两个阶段,前半段在冲绳海槽热液区,后半段在中国南海冷泉区。经过29天的航程,15日晚7时许,“科学”号航行2800海里后顺利抵达青岛薛家岛码头,圆满完成本航次深海极端环境与生命过程研究任务,科研人员也及时赶回家中,与家人团聚共同庆祝中秋佳节。


  “科学”号本航次搭载了35名科学家和技术人员,科考船上本航次首席科学家张鑫告诉记者,深海极端环境包括热液区和冷泉区,“热液其实就是高温高压强酸的流体从地底喷出,就像一个黑烟囱一样,在周围形成一个不需要光的生命区域。”张鑫介绍,而在冷泉区域,海底的可燃冰分解后像一个气烟囱一样冒出来,也形成特殊的生态系统。“我们的此次的工作就是要研究这两种生态系统是怎么演化的,这些生物是怎么生存的,如何影响周围的海洋环境,以及对人类生存环境有没有影响等。”张鑫说。
  实验室搬到海底,保证数据准确真实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本次科考行程的亮点之一就是搭载了众多青岛自主研发的“科考神器”。比如4500米级“发现”号深海ROV机器人、深海激光拉曼光谱探测系统RiP、6000米深海沉积物夯击取样系统、深海热流探针、原位海水过滤系统、电视抓斗等,这些设备极大保障了科考行动的效率和精准度。
  另外一大亮点就是采用了“原位探测”方法,科考过程中不是将样品从海底取上来,而是直接在海底进行实验,“热液区的流体温度高达400多度,如果将样品取上船再做分析研究,变化的温度和压力将导致海底生命的死亡,因此我们把实验室搬到海底进行实验,这样能最大程度的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张鑫说。
  获取两作业区大量样品

  科研人员介绍,在冲绳海槽热液区及南海冷泉区这两个科研区域,“科学”号对靶定热液喷口、冷泉喷口开展了物理、化学、生物环境综合观测和取样,同时对喷口附近的多样性特点、生态系统基本结构特征进行了多学科综合调查与研究。而利用水下机器人ROV搭载的拉曼光谱仪等科研设备,“科学”号在本航次靶定的两大作业区海底1200米至2000米深的热液喷口、冷泉喷口,获取了海底海水、热液和冷泉喷口流体、沉积物、岩石、生物等大量样品,掌握了大量的化学数据及参数。并利用搭载的深海保压采样系统,在南海冷泉区1200米水深的海底获取了大量原位合成的可燃冰样品和冷泉喷口流体样品,对于该研究海区的生态系统后续研究工作的开展具有重大意义。
  据介绍,“科学”号本航次还获得了西伯加虫、阿尔文虫、多鳞虫、阿尔文虾、浅铠虾等至少二十余个种类的深海生物样品。

(半岛记者 徐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