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综合科考船“实验1”(下称“实验1”)是我国第一艘2500吨级入CCS船级的远洋小水线面双体科考船(SWATH),是根据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并结合科学院重点涉海学科的迫切需要,由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南海海洋研究所及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联合共建,2007年12月在辽宁葫芦岛市渤海船舶重工公司开工建造,2009年4月建成下水使用,声学所作为法人单位,南海所作为运行托管单位负责“实验1”的日常运行管理和维护。
      科学考察能力
      “实验1”可满足在近海、远洋进行海洋水声、地质、物理、生物、化学、大气环境等多学科和交叉学科的综合科学考察,也可担任大范围、大尺度测量网络的布设、观测、调控、遥感和监视等任务,可进行海洋环境实时立体监测体系和综合信息系统研究。作为我国海洋科学考察活动中的一项重大装备,是我国目前最专业的水声学科及先进的海洋多学科的海上实验平台。2012年加入“国家海洋调查船队”,成为“国家海上遥感验证工作站”。
      基本参数及性能
      “实验1”采用小水线面双体设计,船长60.9米,船宽26米,设计吃水6.5米,排水量2560吨,总吨位3071吨,续航力8000海里,自持力40天,最大航速15节,经济航速10.5节。配置先进的交流变频技术的电力推进系统、双机双桨,全船减振降噪、自动化、动力定位性能先进。有力地保障了在海上变幻莫测的恶劣环境下科学实验的成功。
      1、操纵性能:操纵灵活,航向稳定性好,全速前进时回转半径不大于5.5 倍船长,螺旋桨-正-倒时船舶能原地回转。
      2、耐波性能:“实验1”是一艘2500 吨级的小水线面双体船,在同样的海况下运动幅度和周期都相当于10000 吨级单体船的运动稳定性。
      3、经济性:经济航速为10.5kn的大部分的情况下仅开一台主柴油发电机组并能满足全船的推进、生活及通讯用电需求,达到最优化的经济性能。
      4、自动化系统:包括控制系统、安全系统、报警及显示系统。在无人值班周期内,自动化系统应能保证电站、电力推进装置、冷却系统、舱底水系统、遥控阀件、燃油系统等机电设备连续正常运行。
      5、全船网络系统:全船数据资源实现共享及外网接入。
      6、动力定位系统:在满足设计中3 级海况,海流1节情况下,可长时间保持在中心点不超过50 米范围,非常有利于定点实验。
      科研设备配置
      “实验1”后作业甲板宽敞,配有水文、地质、生物及旁扫声纳绞车,2t×4m A型门架,8t×7m可倒式龙门架、3t电动液压回转、0.5t电动起升手动回转起重机。配有万米测深仪、舷侧阵声呐、走航式ADCP、拖曳式主、被动声呐等专业考察设备。设有通用工程、声纳终端控制、ROV操作、信息处理中心、小通海井、干、湿、水文、化学、生物、大气/海洋遥感数据处理等13个宽敞的实验室,同时配备先进的ROV动力分配室和ROV船尾主甲板释放平台,可以进行海底机器人释放及回收操作。
      生活设施
      “实验1”可容纳72人,其中船员27人,科研人员45人,房间宽敞整齐,配有独立卫生间、浴室。餐厅可供50人同时就餐,配备25人次的会议室、医务室、病房,保障船员及科研人员的基本身心健康。音响设备、影院点唱系统、健身房等生活娱乐设施齐全,同时配备局域网络端口,实现在船人员联网互动,聊天,共享等。
      科考简述
      自2009年投入使用以来,“实验1”作为国内唯一一艘高性能水声调查船,承担国家近90%的重大水声专项任务,国家“973”、“863”、“XXX”专项调查及每年基金委东印度洋、南海综合科学考察航次等。至2015年底已完成科考航次48个,海上作业1057天,安全航行11万多海里,为国家海洋科学考察活动提供了安全良好的海上实验/试验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