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多项成果亮相首届青岛军民融合展

发布时间:2018-10-18  |  【打印】 【关闭

  1010日,以融合·创新为主题的首届青岛军民融合科技创新成果展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开幕。中科院海洋科考船队、船载海洋探测设备、空天海地一体化综合立体观测网络及多项代表性科研成果亮相展会并受到高度关注   

首届青岛军民融合科技创新成果展开幕式

  本届展会按照“需求牵引、军地协同、创新驱动、全域推进,突出产业优势和海洋特色”的思路,设置军民融合成果展、军工企业成果展、综合科技成果展三大室内展区和一个室外展区,吸引参展单位近400家,展览面积达4万平方米,系统展示了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阶段性成果。 

青岛市委常委,青岛西海岸新区党工委书记、区委书记王建祥莅临展位指导

  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依托海洋所,联合中科院12家研究机构共同建设,由“海洋科考船队”、“开放支撑平台”、“核心科研单元”、“交叉研发集群”四部分组成。中心以开拓交叉前沿领域、建设美丽“健康海洋”、保障国家海洋安全、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等为重要使命,集聚中科院海洋领域的优势力量,依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组织大团队协同攻关,为海洋高质量发展和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提供科技支撑、政策建议和解决方案。 

中科院海洋科考船队    

  中科院海洋科考船队是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的核心平台,由海洋所、南海海洋所、三亚深海所和烟台海岸带所运行管理的“科学”、实验探索创新四个系列九艘在役科学考察船组成,拥有青岛、广州、三亚(在建)三个码头和及岸基基地。船队集多学科、多功能、多技术手段于一体,综合海洋环境立体探测范围覆盖全球99%的海域,从港湾水域到河口浅水,从近海到大洋,从专项探测到综合考察,从水声研究到深海潜探,为我国海洋科学研究提供了系统完备、性能先进的海上考察支撑能力。 

科研人员讲解“空天海地”一体化综合立体观测网络

  中心着力构建“空天海地”一体化综合立体观测系统。整合胶州湾生态站、黄河口生态站、牟平综合试验站、长江口生态站、黄海浮标观测网、东海浮标观测网、西太潜标观测网等“四站三网”,构建了国际上最大规模的海岸带-近海-大洋一体化综合观测网络,实现从海洋表层至海底的全水层实时观测、探测和研究。破解了深海观测数据实时传输的难题,研发数值预报产品,服务于气候异常预测、防灾减灾预报、海洋经济发展等海洋环境安全保障。

参观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代表性科研成果

  中心围绕建设“健康海洋”、开拓交叉前沿领域、保障国家环境安全、服务“一带一路”等重要使命,形成了立足海岸带和近海、挺进深海大洋的发展格局,在“海洋生命过程认知与生物资源绿色发展”、“健康海洋理论创新与示范工程”、“深海综合探测与海洋环境安全保障”三大领域产出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为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海洋环境安全保障等提供科技支撑。